近年來,浙江玉環市堅持每年從參加工作兩年以上、基層實踐嶄露頭角的“90后”干部中挑選50名左右年輕干部,通過“闖關式比選”“定制式歷練”“立體式管育”接續培養,打造層層考驗、遞進培養的年輕干部成長鏈。
把牢政治體檢關,推行政治標準反向測評,該市列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八小時外找不到人”“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等10條清單,結合年度考核干部“談心談話季”活動,實行“90后”干部必談,并通過問同事、問親人、問“兩圈”等旁敲側擊方式,今年共剔除“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面對急難險重任務不敢擔當”等政治上不夠成熟的年輕干部7名。把牢專業能力關,按照專業相近、經歷相符的原則,初步篩選出“90后”干部150多名,隨后以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為主要考察指標,通過“90后”干部話擔當座談會、應知應會理論知識測試、“哲學與人生”話題寫作以及組織部領導面試等方式確定60名優秀年輕干部候選人。把牢一線表現關,深入工作單位、聯系村社開展實地審查,通過民主測評、個別訪談等方式,重點了解群眾口碑、同事評價,并征求單位一把手建議,綜合各方意見,調整遞補干部9名,確定50名優秀“90后”干部作為掛職歷練對象。
該市堅持精準化選崗,按照盡可能讓掛職干部獨當一面、施才顯能的標準,面向全市各鄉鎮(街道)、部門和重點工程建設指揮部征集與群眾聯系密切、有一定復雜性和工作難度、直接參與工作推進的具體崗位及條件要求,篩選確定31個吃勁崗位,主要集中在后進村第一書記、重點工程指揮部指揮專員、專項工作組負責人等情況復雜、矛盾集中的基層崗位。堅持互補式配崗,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根據歷練干部的性格特點、知識結構、工作經歷、專業特長以及實際工作需要等要素進行綜合分析,盡可能讓每個年輕干部匹配到適合挖掘他們發展潛力的崗位工作,比如將部門業務骨干、窗口人員、文字秘書選派擔任村第一書記、重點工程拆遷科科長;把鄉鎮(街道)從事綜合協調的黨政辦主任選派到重點工程指揮部擔任指揮專員,在實戰中積累群眾工作經驗。堅持專業化亮崗,打破以往“一套標準定成績、一位領導說了算”的觀念,引導年輕干部結合掛職崗位經歷,分領域分業務編制《業務傳承一本通》47份,并通過“專業事專人評、多領域同臺曬”等形式,邀請城建規劃、產業投資、科技金融等業務專家作針對性點評,評審出《固定資產投資中服務業項目入庫及數據報送工作指導書》《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報批工作指導書》等十佳優秀作品,使每名年輕干部都能在專業領域發光發熱。
實行履職承諾,該市明確年輕干部到崗一個月內,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掛職一年的工作計劃和預期目標,由接收單位和市委組織部審核把關后,在單位干部大會上“亮出”履職承諾、接受干群監督,今年新選派的58名干部共承諾事項105件,選派2個多月來已完成15件,另有57件得到了大幅推進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實行定期培訓,明確每名年輕干部在奔赴新掛職崗位之前,接受“改革開放40周年看玉環變化”教育活動,設定《向核心看齊》《基層工作方法》《玉環歷史文化與傳承》等專項課程;同時開展對話榜樣活動,邀請郭口順、杜洪英、卓玉寶等模范干部,通過展示功勛軍衣、珍藏檔案目錄、群眾工作三本“法寶”等內容,為年輕干部上了一節生動的黨課,筑牢理想信念。實行每周自省,對照高素質專業化干部的要求,掛職干部從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兩個角度每天一記錄、每周一梳理、每月一小結,并通過“釘釘”系統記錄,由組織部門、結對導師定期點評反饋,其中市委組織部掛職干部潘玲惠到任3個月來,工作筆記記滿了一本,“每周一省”提交了15次,由一名專業不對口的組工“新兵”成長為業務政策熟悉、能夠獨當一面的組工“干將”。實行專項考核,按照“考事與考人相結合,在考事中考人”的原則,每季度召開掛職年輕干部工作交流會,并在掛職期中和期滿開展兩次專項考核,通過對賬承諾、實地走訪、談話了解、民主評議,全面掌握掛職期間的現實表現和思想狀況,擇優使用。2017年以來,累計有2名干部被提拔到副科級崗位,2名掛職期滿還不夠成熟的年輕干部,延長鍛煉期,69名各方面表現比較成熟的干部被提拔為中層干部;目前鄉鎮、部門中層正職“90后”干部占比33.1%,相比去年提升18.6%,由此樹立了良好的用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