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浙江江山市人才聯誼中心的大門,隱約聽到歌聲傳來。這是幾位今年通過人才引進方式來到江山工作的青年人,相約在人才聯誼中心的音樂大師工作室唱歌。獨在異鄉的他們平日里經常到聯誼中心唱歌、觀影、讀書、健身、交友,在新的城市慢慢建立起新的歸屬。
人才引進之后,后續配套服務如何跟上是關系到能否將人才長久留下來的重要因素。近年來,衢州市通過打造“人才之家”、設立“最多跑一次”人才服務窗口、為項目或企業配“店小二”和專項服務組等,落實服務人才、關愛人才的舉措,努力優化人才生態,讓引進項目迅速落地,讓人才在衢州站穩腳跟。
辦事,最多跑一次
“請第21號到人才服務窗口辦理事項。”在衢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的B廳,設有“最多跑一次”人才服務窗口,人才相關業務事項均單獨走人才服務專號,進行專線辦理。
2017年3月,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衢州率先在市行政服務中心專門設立“最多跑一次”人才服務窗口,通過“一窗口受理、一對一服務、一站式辦結”,為人才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店小二”服務。
“人社局之前在南區,房管處在市區,人才辦在西區,過去差不多要跑遍整個市才能辦完?,F在來這一趟,20分鐘內就把事情辦妥了?!比瞬欧沾翱诠ぷ魅藛T周佳俊告訴記者,窗口改革后,人才不再需要提供諸多繁瑣證明,現在人才進一個窗口即可辦理多個事項,申請人才公寓最快當場就能拿到鑰匙。
除了開設人才服務窗口外,每家企業和項目都配有專職服務的“店小二”,有問題只需由“店小二”出面協調,免去了許多重復溝通的環節。
對于人才而言,項目能否扎實落地是頭等大事,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把“店小二”服務工作前移,從項目有意向開始,就成立專門的保障組,通過微信群進行前期溝通??萍?、環保、規劃建設、投資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都會在群里,隨時解答政策和操作層面的問題。
“我們提前幫忙看廠房、協調配電標準、做決策咨詢給相關部門確認,等前期工作就緒,項目負責人只需來到衢州確認簽約即可?!奔蹍^管委會人才服務處處長翁姝星說,大部分引進人才都在外地尚有工作,兩地奔波進行前期籌備非常耗時耗力,項目保障組則很好地化解了這個問題,讓人才“最多跑一次”。
互動,人才當“才主”
在江山市最具老城記憶的江濱路,坐落著江山市的“人才之家”——人才聯誼中心,這是集人才信息發布、聯誼交流、政策咨詢、代辦服務為一體的人才綜合服務平臺,面向全市所有人才開放。
人才聯誼中心實行會員制度,全市所有備案人才都擁有專屬會員卡,刷卡上樓享受會員服務。在這里,大家可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健身、閱讀、觀影等多種休閑方式,可免費使用洽談室。人才聯誼會每周都結合行業特色,安排聯誼、培訓或講座等活動。
浙江零壹互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敏從事信息產業類的研發工作,通過聯誼會舉辦的活動,認識了很多朋友,碰撞出了火花。“之前我和一位農業方向的人才在物聯網項目上找到了合作點,現在一起在清泉村做獼猴桃的物聯網產業基地。”胡敏感到,聯誼會給人才營造了一個自由交流的平臺,聯誼中心則提供了一個放松身心的環境。“我很喜歡看電影,晚上工作應酬結束,就會跑到聯誼中心的影音室,獨自放電影看。”
“人才服務于人才”是人才聯誼中心的一大亮點。人才輪值制度每月邀請一位人才當“才主”,由人才在微信群中“毛遂自薦”。一個“主人翁”帶上5位伙伴共同完成一個月的值班工作,每月輪值期間開展專題講座、聯誼交流、項目洽談等活動。
“人才聯誼中心主要是為人才與政府、人才與社會、人才與人才之間架起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全力營造尊才愛才的良好氛圍。”江山市委組織部人才辦副主任曾小偉說。
生活,處處有便利
看著孩子今年9月順利入學,華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秦明月十分欣喜?!皥竺麜r,我錯過了教育券申報時間,原本只打算試一試,沒想到兩周左右就幫我辦下來了?!鼻孛髟抡f。
去年1月,衢州市開始實施高層次人才教育券制度,進入衢州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并已備案的五類人才,只要落戶或辦理浙江省居住證的,均可免費申領教育券,讓子女在全市范圍內選擇公辦學校入學,解決外地人才的后顧之憂,讓人才真正地在衢州心無旁騖地工作。
生活中的便利遠不止于此,衢州市通過一張“人才卡”提供了諸多實惠,綠色就醫、代辦服務等眾多實惠都能“一卡就通”,遇到相關問題還可以隨時咨詢該類別負責的“店小二”進行求助。
“無論是本地的人才還是引進的人才,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在衢州這樣良好的人才生態中,感受到家的溫暖?!贬橹菔形M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姜維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