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培訓成為“空心湯圓” |
|
|
|
近日,國務院下發《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進制造強國建設、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邁上中高端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進軍,這離不開一批高素質的技能從業人員。然而,也要看到,我國勞動力就業市場仍然存在技能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有的企業囿于培訓水平的限制,培訓呈現出“重學歷、輕能力,重理論、輕操作,重裝備、輕技工”的“三重三輕”問題。有的覺得技能培訓時間久,短期難以見效,覺得很“麻煩”,不如直接引進來得快,于是很少考慮企業自己培養人才。有的知道培訓的重要性,也愿意參與培訓,可又怕為別人做嫁衣,于是有念頭沒行動。 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會輕輕松松就能實現,需要政府、企業、教育機構共同發力。勞動者缺的不是培訓,而是有效培訓,要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與有效性,讓技能培訓的“供給”與企業的“需求”相統一,避免培訓成為“空心湯圓”。要錨定就業創業和經濟社會需要開展培訓,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大幅提升職工技能水平,讓職業技能培訓有的放矢。要通過培訓和學習,提升勞動者的工作能力,避免將勞動者培訓成為“兩腳書柜”。要大力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完善多元化評價方式,促進評價結果與人才使用有機銜接。同時,從“培訓”到“終身培訓”,時間跨度長、專業程度高,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常態化機制,營造競相學習的社會大環境,涵養高技能人才成長的良好“生態環境”。 (作者單位:杭州市臨安區人社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