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萬笑影 通訊員 林康康)7月10日,臺風“瑪莉亞”登陸前一天,瑞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瑞華到聯系的莘塍街道排查安全隱患。在該街道垟底村舊村改造建設現場,他又一次問起審批、驗收等問題。面對一位負責人提出的“消防審批有困難”,曾瑞華說:“必須解決。”
之前,曾瑞華已對此進行了5次調研和專題協商,發現這個涉及64戶村民的老大難問題,可以在不違反消防法規的前提下協調解決。“只談‘怎么辦’,不議‘能不能辦’!”莘塍街道黨工委書記彭佩輝至今仍記得,曾瑞華在首次現場辦公會上的這句開場白。
閑置8年之久的項目用地、遲滯10余年的道路改造……自2016年12月調到瑞安工作后,曾瑞華破解的歷史遺留問題中,遺留10年以上的就有10余個。“群眾有呼聲、不涉及個人私利、法律風險可承受、不會產生新矛盾。”在曾瑞華看來,具備這4個前提,再難再復雜的問題也得辦。“拖來拖去,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他說。
曾瑞華,有人叫他“小飛刀”。認識曾瑞華前,上望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權龍不解他為什么有這樣一個稱呼。“共事后才發現,他攻堅破難時,就像飛刀一樣又快又準。”林權龍說,去年6月,在解決雅儒村安置房“兩證”辦理問題時,曾瑞華首先讓大家排查出所有的風險點,并多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守住法律和政策的底線。
當時,針對這個遺留了10余年的問題,曾瑞華已牽頭開了10多場現場協調會。他說:“‘兩證’遲遲辦不下來,安置戶怎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他現場咨詢了政府的法律顧問,并主動擔責:“能解決老百姓的難題,只要法律沒禁止、不違規,我們干部就得敢擔當。”在曾瑞華的傾力推動下,相關部門用兩個月時間,合力解決了這個涉及1153戶的“老大難”問題。
敢啃硬骨頭,敢于擔當——曾瑞華的作風,影響著身邊的干部。在瑞安市打擊成品油走私行動中,鄉鎮(街道)一把手紛紛以第一責任人的要求扛起責任;在制訂企業投資工業類項目“開工審批7天、竣工驗收30天”方案時,相關部門都沒有畏難情緒……“就像他常說的那樣,有擔當就能有作為。”瑞安市住建局負責人說。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是曾瑞華的工作準則和目標。來瑞安一年多,他到基層調研200余次,帶著相關部門負責人到鄉鎮(街道)、村開了100余場專題協調會。他說:“我能干的,一定要干好干到位。我暫時干不成的,也得把基礎打好,絕不能推諉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