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化解“后顧之憂” 交出“留才答卷” |
|
|
|
衛生健康和教育是改善民生的關鍵領域,關乎百姓的就醫與就學。5年前,這兩個領域是磐安人才流失的重災區,僅2013年便流失了44人,“職稱評下來,人才就溜走”“實習期未過,辭職報告已到”等現象頻出不窮。對此,浙江磐安結合縣情,不斷創新人才機制,完善人才優惠政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留才”答卷。 定向精準引才,走好留才先手棋。磐安堅持精準引才理念,加強人才隊伍源頭管理,采用“訂單委培”方式,擇優與本地應屆生先簽訂就業協議,再將該生按程序委托高校培養,人才學成后需回鄉工作不少于5年。同時,將招聘自主權下放到重點醫院和學校,自主招聘合適人才,減少人才工作顧慮,激勵人才安心干、扎根干。 織密成長鏈條,建好留才“加油站”。針對工作平臺不大、上升空間狹小等人才流失的重點原因,磐安開展“師徒結對”“高層次人才幫帶基層”等活動,建立名醫、名師工作室,對青年人才進行手把手教學。開展系統性業務培訓,縮短人才成長周期。去年,衛生領域共選派54人赴上級醫院進修,舉辦業務培訓40多期,參加培訓人員達1000多人次;教育領域組織5人赴海外研修,開設13個暑期教師培訓班次,受訓學員達630人次,占全縣教師的三分之一。同時,不斷完善職稱評價制度,堅持以業績論英雄,讓有技術的人才順利“升級”。去年,全縣共有39位優秀教師、醫護人員獲取高級職稱資格。 優化要素保障,當好留才“服務生”。全面推進績效工資改革的同時,實施教育衛生系統特殊津貼人才政策,為教育衛生優秀人才發放最高每月1000元的特殊津貼。創設“人才保障金”,在磐安工作滿5年的緊缺型人才,可一次性領取人才保障金7.5萬元。出臺“人才服務卡政策”,在醫療保健、子女入學等領域為緊缺人才提供優惠政策。截至目前,衛生、教育領域享受服務卡政策的人才已占享受優惠總人數的3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