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位于長三角南翼的浙江,面臨著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而“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正是浙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
隨著“四大建設”畫卷徐徐展開,杭州無疑是這幅畫卷上的重要一筆。杭州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方面有何考慮?該如何更好地承擔起“四大建設”領頭雁的重任?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長徐立毅。
“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內在要求。”在徐立毅代表看來,杭州作為長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更加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他認為,總體上,杭州要考慮打造“三城一樞紐”,即創新創業活力之城、歷史文化名城、人文生態魅力之城和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樞紐。
作為長三角區域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杭州將采取哪些舉措,爭取在浙江“四大建設”中扛起擔當,更好地發揮“頭雁作用”呢?徐立毅代表從四個方面向記者作了介紹。
一是平臺經濟發展,主要圍繞打造高能級灣區平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攻堅產業數字化、推進城市數字化、打造創新創業高地等方面。他透露,目前《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空間總體規劃》正在緊張完善中,《杭州市江東新區空間規劃》也將全面啟動,將這些地區打造成全省改革開放的標志性戰略性大平臺。“杭州將高起點規劃建設湘湖和三江匯流地區,建成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新型城市全國樣本。”言語間,他信心十足。
數字經濟是充滿活力、代表未來的經濟業態和發展動能。去年,杭州提出要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2018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3320億元,占GDP比重為24.6%,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杭州在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上可謂經驗頗豐。
他表示,接下來,杭州還將提升發展電子商務、云計算、大數據等優勢產業,補齊集成電路等短板;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等專項行動,全面推廣“互聯網+制造”新模式;將“城市大腦”打造成為支撐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協同聯動發展的城市核心數字基礎設施。
“杭州還將持續深化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建設,推進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爭創軍民融合改革創新示范區。”他說。
二是“美麗中國”樣本區建設,主要圍繞加強環境治理、優化人居環境、傳承歷史文化等方面。西湖繁星、錢塘碧水、江南凈土……這是杭州持續推進“五水共治”“五氣共治”“五廢共治”的成果。他表示,未來杭州將推進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疏解,打贏城中村改造攻堅戰;推進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做好南宋皇城遺址綜保工作,傳承弘揚金石篆刻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世界級文化和自然遺產群落。
在高水平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典范方面,杭州計劃至2019年底全面完成149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到2018年底,我們已完成了139個小城鎮整治任務,可以說,兩年時間基本完成了3年任務。”如火如荼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讓他和杭州老百姓們都感受到了可喜的變化。
三是交通互聯互通,主要圍繞打造亞太地區國際空港樞紐、打造多式聯運的陸港樞紐、優化江海聯運體系等方面。徐立毅代表舉了幾個例子,比如支持蕭山國際機場擴容,加密國際航線;規劃建設杭州鐵路西站、蕭山機場站、江東站;加快實現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六大高鐵站與地鐵無縫換乘;著力打通京杭運河、杭甬運河、錢塘江等航道為主干的內河集裝箱運輸通道等。
四是區域一體化發展,主要圍繞統籌規劃編制工作、促進民生共享、拓展杭州都市區腹地等方面。“我們將加快向南、西南、西部和西北跨地市、跨省際經濟腹地的協同化步伐,建立跨省、跨市泛錢塘江協同機制。”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