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近日出臺“周三承諾兌現日”制度,讓廣大干部利用周三不開會的契機,深入一線兌現“三服務”承諾。
4月10日,永康市芝英鎮四知村迎來了該市農業農村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芝英鎮等部門單位的一批干部。他們走進田間地頭,實地解決該村桑葚產業發展遇到的瓶頸。
“控制營養生長,就要在春天新梢長起來的時候,下面留三到四張葉,把前端的新梢摘掉,剩下的可以炒菜吃,還可做高檔桑葉茶。”在村頭桑葚園里,永康市農業農村局特產站副站長、首席蠶桑專家黃世榮手把手教身旁的桑農,就如何控制營養、提升品質及充分利用桑樹資源傳授“金點子”。
四知村是去年行政村規模調整中并村而來。原先各村的果桑加在一起,達到了500多戶、510畝的規模。村里決定從桑葚入手,舉辦首屆桑葚文化旅游節,振興鄉村經濟。
“文化節4月底就要舉辦,旅游線路怎么開發,桑葚產業鏈怎樣延伸,后續如何發展?”見到市鎮干部組團來服務,四知村黨支部書記楊亨豐也不客氣,開門見山地拋出問題。
永康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黨委委員胡武標接過話茬:“要充分挖掘四知村的歷史文化、蠶桑文化,做好規劃和資源整合,努力打造一條精品旅游線路,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黃世榮手頭有10多道成熟的桑葚食譜,他支招道:“文化節可與美食文化相結合,可考慮加工果桑糕、果桑醬、桑葚酒、桑葚蛋糕等食品,把桑葚‘吃干榨盡’,拉長產業鏈。”還有人提出:“建議搞一個‘四知論壇’,就桑葚產業發展進行‘論劍’”……
結合村里的實際,組團下鄉的干部們你一言我一語,為該村的發展出謀劃策,村里干部群眾聽后深受啟發。大家高興地說,“無會日”組團下鄉,在家門口解決實際問題,確實幫了基層大忙。
據了解,今年初,在開展“三服務”活動過程中,永康各部門單位根據職能和工作重點,認真梳理面向企業、群眾、基層的“我承諾”服務清單,要求黨員干部全面履職踐諾。“周三承諾兌現日”就是為此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