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為浙江量身定制了“八八戰略”這一省域發展的總綱領總方略,給浙江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6次親臨浙江考察指導,多次對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每到關鍵節點都親自為浙江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2016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G20杭州峰會時,對我們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要求。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明確要求我們“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定題,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光榮使命。
特別是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并親臨浙江考察,指出“浙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明確要求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聚焦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始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完整準確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絕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和全省人民的重托。
深學細悟、一體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指示,蘊含著深刻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必須深學細悟、入腦入心,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其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
“八八戰略”是浙江必須長期堅持的總綱領總方略,必須以忠誠之志、感恩之心續寫好這篇大文章。“八八戰略”是管全局、管長遠、管根本的,始終為浙江發展提供行動指南、精神動力。回望過去,20多年來“八八戰略”指引浙江破解“成長的煩惱”,引領浙江大地發生了全方位、系統性、深層次的精彩蝶變。展望未來,浙江要破解新的“成長的煩惱”,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也必須始終依靠“八八戰略”的科學指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一步一個腳印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必須扎扎實實一體推進、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從不同維度對浙江提出的戰略要求,相互銜接、層層遞進,構成了一個貫通協同、有機統一的整體。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我們忠實踐行“八八戰略”、打造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核心任務,是我們扛起在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示范引領使命的主牽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勇闖新路的擔當、以勇爭一流的作為、以創新創造的實踐、以務實審慎的態度,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取得新的更大進展,確保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落實落細落到位。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必須以改革破局、以創新開路,加快破解新的“成長的煩惱”,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建設“創新浙江”,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為全國大局勇挑重擔、多作貢獻。
“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工作作風、工作標準、工作狀態的一貫要求,必須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努力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上當先鋒、爭一流。忠實踐行“八八戰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都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高站位、實干事、見真功相統一,始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確保說一件、干一件、成一件。這其中,“干在實處”是對工作作風的要求,就是要突出干字當頭、實字為要,堅持謀實事、務實功、求實效,只爭朝夕、埋頭苦干,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走在前列”是對工作目標的要求,就是要牢固樹立先行示范、勇于探路的使命意識,切實增強“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憂患意識,自我加壓、拉高標準,樹標桿、作示范,確保各項工作尤其是經濟增長質量和數量都必須走在全國前列。“勇立潮頭”是對工作狀態的要求,就是要繼續發揚浙江干部改革創新、敢闖敢試的優良傳統,勇當新時代新征程的“弄潮兒”。
省委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聚焦兩個字“落實”,全力以赴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要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謀準謀實一批抓落實的新機制新舉措新路徑,心無旁騖抓落實、創新創造抓落實、務求實效抓落實。對習近平總書記每一項重要指示,都將按照深入學習、充分調研、科學制定方案和狠抓落地這幾個環節來推進,確保精準發力、落地落細,以抓落實的實際成效詮釋絕對忠誠、檢驗能力水平、體現為民情懷。
牢牢扭住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這一核心任務,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
牢牢扭住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這一核心任務,把思想和行動聚焦到“一個首要任務、三個主攻方向、兩個根本”上來,也就是“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以縮小‘三大差距’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要以改革創新的思維和辦法,不斷豐富完善工作體系架構,不斷迭代優化具體路徑、抓手和舉措。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三個“一號工程”和“十項重大工程”,加快打造“創新浙江”,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構建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發揮對全國大局的帶動和支撐作用。
加快打造“創新浙江”,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創新浙江”,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戰略目標是錨定全面建成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加快打造“創新浙江”,使之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先行最鮮明的標識;主要支撐是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三個強省”建設;核心動力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關鍵路徑是創新鏈產業鏈深度有機融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重要抓手是“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雙一流196”、高校基礎設施提質等工程;支撐保障是財政金融等政策支持體系;重點舉措是強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有機融合,協同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高能級科創平臺提質增效,加強創新政策集成優化,充分激發創新活力。
加快構建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就是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數字經濟為核心,以現代化交通物流體系為動脈,以現代化基礎設施為支撐,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聚焦落實這一“四梁八柱”全面發力。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深入實施“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世界一流強港和交通強省建設等重大工程,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鞏固擴大數字經濟發展優勢,持續深化“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支持歷史經典產業重塑新輝煌,加快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
加快打造高能級開放強省。必須統籌抓好對外開放“硬件”和“軟件”建設,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加快培育對外開放新動能。硬件方面,這些年來我們抓世界一流強港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金華中歐班列華東集結中心、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義烏市場轉型升級,還包括自貿試驗區、綜保區、開發區等開放平臺,都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要堅定不移抓下去。軟件方面,主要是以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為主平臺,加快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努力打造服務最優、成本最低、通關效率最高的開放強省。
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態省。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使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要深入實施綠色低碳發展和能源保供穩價工程,統籌抓好能源“綠保穩”,加快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態省,創造更高品質生活。
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抓項目擴投資,事關當前、事關長遠、事關全局,既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又是穩增長優結構的重要抓手。能否謀劃好、招引好、推動好重大項目建設,是檢驗各級干部擔當精神、工作作風、實踐能力的試金石。要圍著項目轉、盯著項目干,持續深化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切實增強高質量發展后勁。
大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全球范圍產業分工和資源配置,提升核心競爭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要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在高標準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同時,落實落細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2條措施,破除制約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痛點堵點,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增強民營企業發展活力,讓民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堅持以縮小“三大差距”為主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作為主攻方向。要堅持體制機制創新,而不能搞“政策洼地”;要鼓勵勤勞創新致富,而不能養懶漢;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而不能好高騖遠吊高胃口;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而不能急躁冒進、“畢其功于一役”;要注重質效、打造“風景”,而不能只做“盆景”。要深入研究我省“三大差距”表現在哪里、問題根源是什么、解決路徑是什么、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有哪些,特別是要把這些年來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工作舉措堅持下去,并根據新形勢不斷改革創新、推出新舉措,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努力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
持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千萬工程”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20多年來引領浙江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推動浙江打造了城鄉區域均衡協調發展這一“金名片”。要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進一步打通從美麗鄉村到美麗經濟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要深入總結提煉“千萬工程”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堅持以“千萬工程”為統領牽引縮小“三大差距”,推動城鄉區域更高水平的均衡協調發展。
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融合發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深刻指出,“城鄉一體化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要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入實施縣城承載能力提升工程,深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健全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完善城鄉一體的規劃、建設、治理體系,推動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新農村協調發展。
加快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山區海島縣是我省縮小地區差距的重中之重。要深入實施山海協作工程,建立健全新型山海協作結對機制,“一縣一策”支持山區縣做強“一縣一業”主導產業、海島縣完善“一島一功能”布局體系,健全完善山區海島縣動態調整制度以及支持政策,持續增強山區海島縣內生發展動力。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是縮小“三大差距”、推動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要緊扣“基本公共服務”和“一體化”兩個關鍵詞,突出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進一步深化舟山、淳安、龍游、景寧“一市三縣”試點,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衡可及、優質共享,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
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緊扣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等重大使命,聚焦高質量發展、縮小“三大差距”、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堅持“守正創新”這一重大原則,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系,更加注重科學謀劃、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實績實效、更加注重提高改革能力,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謀劃改革、推進改革、檢驗改革成效,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堅持“守正創新”這一重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有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又要有敢創新、勇攻堅的銳氣膽魄,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守正,就是要牢牢守住根本原則不動搖,確保改革方向不偏航,嚴格在法律政策框架下謀劃推進改革。創新,就是要善于順勢而變、隨勢而動,與時俱進謀劃實施一批創新性的改革舉措,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努力為全國貢獻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更加注重科學謀劃。緊扣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等重大使命,圍繞省委十五屆五次全會“三個再、五個更”目標要求,迭代更新科學的改革理念、樹立科學的改革思路、運用科學的改革方法、做實科學的改革謀劃。
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樹立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加強各領域改革協調配套,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工作機制,將各部門各條線各方面的具體改革事項,放到改革總盤子中去考量,該整合的整合、該優化的優化、該歸并的歸并,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更加注重突出重點。錨定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提出的“4+1”重要要求,凝練提出一批“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改革舉措,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比如,聚焦“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抓改革,就是要加強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建設,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以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打造“創新浙江”,著力構建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
比如,聚焦“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抓改革,就是要以縮小“三大差距”為主攻方向,進一步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建立健全新型山海協作結對機制,“一縣一策”支持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均等化,著力構建有利于推動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性機制。特別是增加群眾收入,要建立健全促進群眾增收的機制、打造更多增加群眾收入的平臺,進一步做好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擴大就業、促進人口有序合理流動等工作。
比如,聚焦“在擴大開放上續寫新篇”抓改革,就是要進一步完善“世界一流強港”建設管理體制、投融資機制、“四港”聯動發展機制,構建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建成中歐班列華東集結中心,全面提升港口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高水平海洋強省;全方位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推進義烏新一輪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全力打造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比如,聚焦“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抓改革,就是要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制改革,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火起來;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機制,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特派員制度,高水平辦好“良渚論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健全文旅深度融合體制機制,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消費、工農業等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文旅新業態新場景。
比如,聚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抓改革,就是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閉環落實機制,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強化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導向,健全干部擔當作為激勵保護機制,完善防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制度機制,不斷鞏固和發展山清水秀、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更加注重實績實效。重大改革舉措一經研究確定,就必須一抓到底、務求實效,努力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為全國大局貢獻更多浙江做法、浙江經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將逐一研究“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改革舉措。每一個重點領域改革,要逐一建立“一位省級領導牽頭、一套改革方案支撐、一個主管部門負責、一個專班推進、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全鏈條壓茬推進,確保整體銜接、一體協同。檢驗改革實績實效的標尺,就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如何,縮小“三大差距”的成效如何,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如何,對各級各部門改革實績實效的考核評價,也主要看這3個方面。
更加注重提高改革能力。要提高科學謀劃能力,通盤考慮改革的點線面和時度效,科學制定改革任務書、時間表、優先序,確保制定的改革方案周全科學、切實可行。要提高推動落實的能力,在改革中學習改革、實施改革、駕馭改革,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茬接著一茬干,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勝。要提高凝聚共識的能力,切實做好政策解讀工作,有效回應各方利益關切,形成全社會投身改革、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堅持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必須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這一面,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要堅持好發展好“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每年謀實辦好十方面民生實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更好把群眾“盼的事”變成黨委政府“干的事”、把黨委政府“干的事”變成群眾“滿意的事”。要深入實施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圍繞“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所得、病有良醫、老有康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每年部署推進一批民生領域重大項目,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要牢牢守住平安底線,積極穩妥防范化解政治、意識形態、經濟金融、社會治理等領域風險隱患,切實加強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網絡安全工作,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持續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各級黨委和書記的首要之責、根本之責。就全省而言,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更好發揮帶動和支柱作用”的使命擔當,要求我們不僅必須在“量的合理增長”上走在前列,更必須在“質的有效提升”上示范引領,努力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就市縣而言,衡量一個地方、一個班子、一位書記的能力水平,關鍵看當地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如何,看有沒有為全省大局作出貢獻。因此,各級黨委和書記都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比學趕超、力爭上游。
加強省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確保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有力有效落實到位。加強經濟形勢預測預判和精準指導,全力研究政策、爭取政策、用好政策,豐富完善抓經濟工作的方式辦法,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做到“無感、無痕、無形”,真正考準、考實、考出干勁。
著力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的激情活力。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做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全力支持各級黨員干部放心去干、放手去干、大膽去干;樹立以實干實績論英雄的鮮明導向,以“三看”“三破”“三到”選任干部,真正把忠誠干凈擔當的優秀干部發現出來、使用起來,形成能者上、庸者讓、劣者汰的良性循環;重視基層工作、關愛基層干部;大力弘揚忠誠、務實、擔當、創新、團結、廉潔的“六干”精神,狠抓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細、落地見效;從嚴管人帶隊,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